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介绍

2024-05-18 23:34

1.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原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创建于1958年,五十多年来培养了本、专科大学生及研究生6000余名,为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并取得了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介绍

2.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原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始创于1958年,由原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地配备师资和教学条件,设内燃机车和铁道车辆两个本科专业并于当年招生。创建伊始,全系仅有四名老教授、几名中年教师和十几名刚从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博士后--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教学研究型学院。五十多年来,学院立足甘肃,服务铁路,面向全国,取得了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院先后为国家培养出近万名本科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遍布全国。

3.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思路

学院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制定了建设区域一流的高水平特色学院的办学目标,大力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坚持走“内涵发展、质量为本、人才兴院、特色强院”之路,为铁路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两实”(思想作风朴实、基础理论扎实)、“四强”(工程实践能力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强、专业技术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强)人才,努力为学校实现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思路

4.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介绍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2010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由兰州交通大学与武威市委、市政府联合创办的一所本科院校,是兰州交通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

5.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2010年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由兰州交通大学与武威市委、市政府联合创办的一个兰州交通大学二级学院。学院办学地处甘肃省武威市。学院依托兰州交通大学雄厚的办学实力,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新能源产业、电力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培养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院下设能源系、电气工程系、机械系、材料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基础部6个教学机构,开设“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计算机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两门省级精品课程。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5人、教授22人、副教授26人、本科生近1000人。近年来,学院教师主编教材、专著10余部,4项教改课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学院教师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在内的各类科研及教改项目50多项,有1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的奖励。近年来,学院加大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合作的步伐,先后与英国卡迪夫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学院聘请了英国卡迪夫大学能源研究中心吴建中博士、中国风电集团总工程师谢建民博士等行业领域专家为本院的兼职或荣誉教授。新能源及能源互联网的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为学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崇尚优秀、追求卓越”的新能源学院坚持“人格养成、价值塑造、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学院而奋斗!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学院简介

6.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专业介绍

 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内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技术、控制理论、自动化基础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文献检索和机制工艺设计等基本工程技术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在机械制造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经营管理及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测试技术、液压气压传动及控制、CAD/CAM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 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厚实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控制理论等基础知识;掌握轨道交通车辆的设计、制造、运用、检修和实验等基本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行业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研究、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测试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CAD/CAM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数控技术、内燃机、机车总体及走行部、车辆工程、车辆制动、车辆制造与修理工艺、车辆业务、机车运用与安全、城市轨道车辆、动车组构造与设计、电力机车总体、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系统、车辆制冷与空调等。主要专业方向:铁道车辆、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和控制理论等基础知识;具备热能工程、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动力机械、制冷与低温技术、热工过程控制等方面基础知识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动力机械与动力工程的研究与技术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管理营销、实验和安装等方面工作,也可从事一般热能动力机械及工程的技术工作和教学等工作。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控制理论、测试技术、内燃机原理与设计、锅炉原理、热力发电厂、压缩机、制冷原理、空气调节等。主要专业方向:热能动力及自动化、内燃机工程、制冷与空调。(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培养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机电一体化等基础知识;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具有检测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及机车车辆测控技术等方向的设计、开发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国防、高新技术产业、铁路、IT行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检测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从事设备维护与安全运转、产品质量检验、无损检测、计量测试与鉴定、自动检测仪器仪表设计制造、振动噪声测试及信号分析等技术工作和教学工作。主要课程: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传感技术、测试信号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精密机械设计、仪器制造工艺、工业机器人、测控仪器设计、工程光学、检测技术、测控电路、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电力牵引控制系统等。主要专业方向:精密检测技术、光电机电一体化、机车车辆测控技术。(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培养掌握系统扎实的材料科学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以及必要的材料工程应用技术、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具备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分析检测、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可进入现代材料及装备制造企业、建筑业等从事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材料性能的测试、分析与改进,相关工艺的设计及控制,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工作;也可在相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科学研究、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经营销售、教学管理等工作。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原理、材料制备技术、现代材料分析方法、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金属腐蚀与防护、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粉末冶金学、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主要专业方向:金属材料、建筑材料。(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培养掌握现代制造业的整体作业流程和与其相关的各项管理技术;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能灵活应用数理科学、系统工程、信息技术和管理科学等知识与原理,对现代制造企业的各环节进行规划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毕业后能够在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工作。主要课程:机械设计学、机械制造基础、现代工艺管理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先进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器视觉与检测技术、工业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力学、运筹学、物流信息自动化技术、生产系统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生产计划与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学与质量体系认证等。 培养掌握系统扎实的材料成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宽广的材料、机械、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毕业后能从事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制定、材料成型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材料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设备维护、生产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课程: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物理化学、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材料成型过程数值模拟、模具CAD/CAM、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现代模具设计方法、弧焊电源、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等。主要专业方向:塑性成型工艺及模具、焊接。(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7.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简介

2006年随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将本院命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机系是由首任系主任、有线通信专家孙祺荫教授,无线电技术专家班冀超教授等一批专家教授为骨干的教师队伍创建,是建校初我校首批建立的五个系之一,经过几代人五十二年的不懈努力,为国家教育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截止2012年已培养出18000余名各级专业技术人才。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有“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及“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博士点及培养方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 及“软件工程”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电路与系统”、“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1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电子与通信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学位点; 现有“通信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及“物联网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100余名,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500余名。现有教职工127人,其中专职教师超过100人,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24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40余人,已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0余名,在读博士、硕士的教工20余名。 学院现设有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软件工程系六个教学系;电子技术教研室及电信基础教研室两个专业基础教研室;拥有国家级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国家级“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级“交通信息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及国家级“电子线路实践”精品课程;甘肃省“电工电子实验”、“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分析”3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有“通信与自动化铁道部重点实验室”、“高原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网络测试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网络监测中心”“甘肃省无线电频谱技术及应用联合实验室”等重点实验室及与国家电网公司甘肃电力信息通信中心合作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简介

8.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由北京铁道学院(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现西南交通大学)部分系科成建制迁兰组建成立的电机系,后改为电信与自动控制系,1999年改名为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